华夏财富网

网站首页 新知 > 正文

郑板桥竹子诗配画(郑板桥竹子诗)

2022-07-29 04:08:12 新知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郑板桥竹子诗配画,郑板桥竹子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题画》——(清)...

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郑板桥竹子诗配画,郑板桥竹子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2、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3、释义:画了竹枝扦入在石头里,石头比竹枝要高一尺,高一尺就让它高吧,第二年我就把这块石头掀翻在旁边了。

4、2、《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5、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6、释义:江南的鲜笋搭配鲥鱼,三月初春好好烹调,交给厨师不要砍光了竹子,要留下好的光辉照耀文章,竹笋沿岸发出新芽,每家的厨房里都在剥竹笋,我愿把自己劈成千丝万缕的竹篾,织成湘妃竹的帘子保护美人。

7、3、《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8、释义: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回家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9、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10、4、《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11、一片竹梧阴,何处秋声起?释义:秋风哪里可以找到?要找它可以到竹林里。

12、一片竹林里,秋声从什么地方响起?5、《篱竹》——(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13、仍将竹做篱笆,求人不如求己。

14、释义:大片的竹阴碧绿,却不用荆棘来保护竹子,只需要自己做成篱笆就能保护自己。

15、不求人,一切都靠自己。

16、表达了其自我孤高的情操。

17、1,《竹石》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9、白话文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20、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1、 2,《新竹》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原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2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3、白话文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24、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25、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7、白话文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28、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29、4,《题画竹》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原文: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30、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白话文释义:两个枝干让竹子生长得更高了,长出来很多新的叶子倒挂在枝梢上。

31、枝干和叶子本来就是同根同气生长出来的,有什么高低尊卑之分呢?5,《墨竹图》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原文: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32、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33、白话文释义:昨晚秋风吹过湖南这一带,狂风大作,吹动着石头穿过树林。

34、只有那竹子浑然不怕风吹,哪怕被风吹上一千次还能坚强地依然挺立。

35、《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7、扎根在破岩缝里的松树,紧紧的咬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38、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吹雨打,仍然坚劲不屈,管它是温暖的东南风还是寒冷的西北风,都是依然坚强如初。

39、这扎根在破岩中的竹子,就像是经历了许多磨难的诗人一样,仍然坚定如初、不屈不挠。

40、在革命时期,这首诗曾经是不少人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41、《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4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43、新发出来的竹枝总是要比原来的竹枝高,这新的竹枝全靠老枝的依托扶持才能生长的好。

44、第二年又会长出新的枝叶来,这竹子一定会长得越来越高。

45、这是一首极具哲理的小诗,前两句写新枝高于旧枝,新枝需要老枝的扶持,就跟俗语中说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样,年轻人也总是需要在长辈的扶持、教导下才能慢慢的成长起来。

46、后两句则是对于未来的展望,新生力量将会越来越强大。

47、《墨竹图题诗》清代: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48、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49、乾隆年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官时画了副《风竹图》送给上司包括,这首诗便是那副图的题诗:在县衙中听着那萧萧的竹叶声就像是听到了百姓们诉说自己的苦难的声音。

50、虽然我们的官职很小,但是百姓们的一点点小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51、扩展资料: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文学家郑板桥,不仅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咏竹诗也是极美。

5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因为它美好的品格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流传至今的关于竹子的诗词,不胜枚举。

53、郑板桥的官职虽小,但是他对百姓却是十分爱戴,最后还因为擅自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被罢免了官职,后来只能以卖画为生。

54、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板桥《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6、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57、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8、2、《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59、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60、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61、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62、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清代: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6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64、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65、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66、4、《题画竹》清代:郑燮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67、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68、译文:秋风昨晚吹过此地, 狂风大作的吹动石头穿过树林。

69、只有竹子完全不怕风吹,哪怕一千次的风 都能坚强的挺立。

70、5、《竹》清代: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71、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2、译文:一节又一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

73、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74、《竹石》【清】郑燮(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7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6、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77、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78、2、《新竹》【清】郑燮(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79、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80、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81、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82、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清】郑燮(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8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84、全文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85、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86、4、《题画竹》【清】郑燮(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87、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88、译文:秋风昨晚吹过此地, 狂风大作的吹动石头穿过树林。

89、只有竹子完全不怕风吹,哪怕一千次的风 都能坚强的挺立。

90、5、《竹》【清】郑燮(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91、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92、译文:一节又一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

93、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